2015年10月28日 星期三

【E顧問分享外資券商的財務模型】



過去幾篇跟大家分享的,都屬於較大方向一點的,主要是給想進外資金融圈的朋友們一些畫面,能夠做一些心理準備。加上最近辦的三次金融講座,在不同講者的分享與建議後,終於讓出席的同學們,稍稍有了一些概念,讓我覺得開心又欣慰!前天講座時遇到BNP的老同事,讓我想起了那段開心又精實的日子~

今天E顧問決定要來分享一個較深入的主題,也是同學們時常問起的 (對財務沒興趣的朋友可能會覺得異常的無趣,內有安眠藥 ☠慎入☠ LOL)。


這個主題就是【究竟什麼是財務MODEL??? 聽起來好困難阿~~@@】

聽起來複雜,其實說穿了,就是財務報表的預估,有每季的預估、也有每年的預估,最後再導回對股價的評估。根據經驗,我簡單總結三個困難點:

⑴ 對會計的熟悉度:相信財金系、工管系、企管系、經濟系畢業的,應該都有學過初等會計吧,可是學了初會,不代表你真的會平衡三表(P&L、Balance Sheet、Cash Flow),也不代表當某件事情發生了(例如台積電擴產能、聯發科併購公司、日月光排放汙水工廠被下令停止運作、台灣發生大地震),你可以馬上知道他對三表可能造成的影響,更別說分析師最愛拿出來講的ratio們了。

⑵ 參數值的設置:基本上,model是由上百個參數構成的,P&L裡有營收的預估(我較熟悉的方式是PQ,price x quantity,以台積電來說,就是晶圓價格 x 出貨量,以製程做細分)、各個產品線毛利率的預估、銷管研成本、業外收支、稅率等等。Balance sheet有AR、AP天數等等,Cash Flow就從P&L及Balance Sheet連結過來囉。參數放的好,預估才會準。

⑶ 評價方式:Equity research最終總得針對現在市價下評斷,再給出推薦(Buy, Neutral, Sell)。大部分的分析師都是用P/E ratio or P/B,也有人會用DCF,但這又牽涉到更多的假設值(beta, WACC, growth, interest rate, etc),當然因應新產業的興起(例如電商、新能源),評價方式漸趨多元。

以上3點,我覺得都可以用勤能補拙的方式來學習,總之下苦功就對了。但在此之前,有一個關鍵,大概可以讓你的工作省力80%。就是對Excel的熟悉度。在念書的時候,顯然使用到的Excel不多,我第一次認真學習Excel是在UK Henely Business School,當時還在心裡OS為何碩士班要教Excel呢也太小看我們了(在跩什麼)?後來才發現簡單的熱鍵都能讓你的工作變得輕鬆又有效率。之後陸續在HSBC學到了Pivot Table、在CLSA時對Excel更有了莫大的邁進,甚至到了著迷的程度,挑戰不使用滑鼠,之後就受益無窮啦~Excel有個貼心之處,就是即使版本更新,舊的熱鍵都還是能夠使用,不用擔心使用習慣得跟著版本而大改!

(哈~抱歉,竟然幫微軟廣告起來…)

這主題只能講到此,以免非金融圈的朋友睡著了!:P津橋的學生如果想了解更多,在津橋咖啡館(諮詢區)碰到我的話,歡迎發問喔!
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